欢迎登录心相国学
用户名:
密码:
确认密码:
验证码:
欢迎登录心相国学
用户名:
密码:
验证码: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Online Consultation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咨询热线
  • 13556893801
文学经典
文学经典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相国学 > 文学经典 > 列表
  • 诗经,刘丰硕,心相学,群圣文化
    诗经
    文学经典
    《诗经》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,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,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,即有目无辞,称为笙诗。先秦时《诗经》称为《诗》,或取其整数称《诗三百》。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始称《诗经》,并沿用至今。这次整理选择了宋代以后影响巨大、十分通行的朱熹《诗集传》为底本。 《诗经》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,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。 /uploadfile/file/20190105/20190105164254_77348.doc
  • 论语,刘丰硕,心相学,群圣文化
    《论语》前言
    文学经典
    一《论语》的结集流传 〈论语〉,语录体文集。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,因此称为“语”。此书成于众手。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,其主体内容就已结集完成;经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代代传授,并逐渐将传诵的孔门语录言行记录下来,集腋成裘;最终在战国初年汇 辑论纂以成书,因此称为“论(lun)”。然而由于没有固定的编者,此书也就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,每条语录就是一章,若千章合为一篇。章与章之间,篇与篇之间,没有密切的联系,只是大致以类相从,有些章句还重复出现。这种情况在中国最早的一批典箱中多有存在。 根据〈汉书•艺文志》的记载,《论语>传到汉代,出现了三种传本。今文(用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)《论语》两家,即〈魯论语〉二十篇和〈齐论语〉二十二篇(多<问王〉、《知道〉两篇)。两家所记文字颇有不同。又有古文(用先秦时期的六国文字抄写)(论语〉一家,二十一篇(分〈尧曰〉篇“子张问”以下为另一篇),篇次、文字多与今文(论语>有异。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 汉墓(可能是西汉中山怀王刘修的墓)中出土的竹简中,有(论语〉一书,残存的篇幅不到今本〈论语〉的一半。但根据尾题残简所记各篇章数、字数来看,多与今本不同,正文文字与今本亦多不同。据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《论语>三家的分歧情况。汉初三家各有师承,到西汉末年,安昌侯张禹先后学习了《魯论语》为根据,号曰《张侯论〉。张禹是汉成帝的老师,位贵学显,所以他整理的本子终行于世。东汉灵帝时所刻的熹平石经用的就是〈张侯论〉,我们今天所看到的 <论语》也基本上就是《张侯论》的传本。至东汉末,郑玄又以《张侯论〉为基础,参考《齐论语》、古文《论语》,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,并加以注释。此本唐以后不传,有敦煌遗书本残卷,新疆阿斯塔那唐墓也出土过唐抄郑玄〈论语注>残本。 〈汉书•艺文志>,承袭西汉末年成书的《七略》而来,已将《论语>与〈易><书》〈诗〉《礼><春秋>等经典一起著录在〈六艺略〉中,不过当时是作为传述经典的“传记”来看待。东汉熹平四年(175)刻太学石经,以正五经文字之时,还包括了〈论语>、〈孝经〉,从此〈论语〉实质上已具备了经典的地位。到了唐代,〈论语〉正式列入经书。从宋代起又成为颁定的《十三经〉之一,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中作为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。 二孔子的生平简历 孔子(前551-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春秋后期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)人,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。 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国的贵族,其五世祖孔父嘉因躲避宫廷祸乱,由宋奔鲁,定居在鲁国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小官,但地位较低。孔子三岁时,父亲死去,过着艰苦的生活,因此说:“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”(见9. 6章)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,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西周的文化传统(参见6.24章)。孔子自幼受到周文化的熏陶,成年以后又以好礼、知礼闻名(参见3.15章)。 孔子在仕途上并不顺利。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,他曾经周游过许多国家。鲁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),季氏逐昭公,昭公逃往齐国避难。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。齐景公向孔子问政,孔子答以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(见12.11章)。齐景公想以尼溪封孔子,遭到齐国大夫晏婴的反对。齐国革新派也对孔子整顿宗法等级制度的主张不满,想加害于他,使他不得不返回鲁国。鲁定公初年,大夫季氏专鲁国之权,其家臣阳货又挟制季氏,国家处于“陪臣执国命”(见16.2章)的状况。阳货力劝孔子出仕(参见17.1章),孔子不仕,创办私学,从事教育。事实上,孔子的教育事业终生不辍,即使是周游列国之时也有弟子追随(参见11.2章}. 鲁定公八年(前502),季氏家臣阳货作乱失败,叛鲁奔齐,孔子始出仕,由中都宰而为司空,又升为大司寇,时间约在定公九年、十年之际。大司寇主管司法,有相当的实权。孔子利用自己的职位为实现尊王忠君的社会目标做了些事情。他采取了不少伸张鲁君势力、抑止操权大夫的措施。如利用鲁国季孙氏、叔孙氏、孟孙氏三家执政大夫与他们家臣的矛盾,提出 削弱家臣势力的建议,得到三家的同意。此举名义上是削弱家臣的势力,改变“陪臣执国命”的局面,最终目的则在于削弱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。这就与三家的主张完全背离(参见16.1章)。因此,孔子很快为季桓子所疏远。季桓子接受了齐国馈赠的歌妓舞女,迷恋子声色,三曰不听朝政,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(参见18.4章),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,于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。 孔子出游,首先到了卫国。卫国与鲁国情况相近(参见13.7章),也是一个传统的礼乐之邦,国中贤者很多(参见14.19章),并且人口兴旺,具备了富强、教化的基础(参见13.9章),因此孔子对卫国抱有希望。但是国君卫灵公好征战,与孔子的德政思想相悖,孔子只得离开卫国(参见15.1章),前往陈国。途经宋国时,受到宋国司马桓魅的威胁(参见7.23章);到了陈国,也遭遇困厄(参见15.2章)。还去过蔡国,往来于陈、蔡之间(参见11.2章),终未得志。卫出公辄继卫灵公即位后(参见7.15章),孔子由陈国回到卫国,执政大夫孔文子(圉)留孔子从政,孔子欲给卫出公提出正名分的建议(参见13.3章),但终未得到实权,无所作为。 鲁哀公十一年(前484)冬,孔子返回魯国。鲁国以国老待孔子,遇事多有征询,却未尝听用其言。如他举“周公之典”来反对季康子“以田赋”(参见11.17章注)。孔子便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(参见9.15章)。鲁哀公十四年春,魯国西狩获麟。传说麟为仁兽,世无王者不会出现,而此麟出现得很不是时候,孔子非常悲伤,叹道:“吾道穷矣!”(<公羊传•哀 公十四年》)同年六月,齐国陈成子(桓)弑其君。孔子再三请求鲁国伐齐,讨陈成子“无道”之人(参见14.21章)。鲁哀公十六年,孔子去世。 三《论语》的价值要义 〈论语〉是儒家的原始经典之一,要了解孔子和他的学说,《论语》是最直接、最可靠的资料。孔子思想的内容很丰富,归纳起来说,其核心是“仁”论。孔子“仁”论贯穿于他的哲学、政治、教育、伦理、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,即所谓“一以贯之”(见4.15、15. 3章),孔子其人伟大的人格感召力也凝聚于此。兹概括简要述之。 个体修养。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,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“君子”人格。君子具备仁爱之心,自重自律;表里如一,言行一致;积极进取, 德才兼备;孜孜于学,注重实践;安贫乐道,谨守正义。 人际交往。孔子学说是有关人与人相处之道的学说,由伦理关系之不同,又分化为孝悌、忠恕、信义、礼数等德目,从而构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。 政治理想。从政治国是实用之大端,虽然孔子个人的从政经历并不辉煌,但他始终胸怀安定天下的政治韬略,强调德治仁政,反对苛政暴敛,主张以人为本、为官廉洁、举贤授能等内容,至今仍有普遍意义。 哲理思维。孔子学说的哲理性集中表现为仁者爱人的警世恒言,“中庸”的认识方法,权变的处事之道,和而不同的开阔襟怀等等,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历久弥新。他的天命鬼神观念,虽然与今天的认识水平有相当的差别,但也具有那个时代哲理思辨的内涵。 孔子的教育学说也很丰富,包括教学方针、教学对象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态度等内容。如他主张学思并重,学行统一;讲究因材施教,注重启发诱导;强调身教优于言传,注重人格精神的感化作用等,颇有取法价值。 上述种种都可借助《论语》一书来了解,本书将在具体篇章的注释中加以揭示。 此外,作为语录体文集,《论语〉记录了春秋时代中原地区的口语,是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素材;书中的许多语汇还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,如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、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、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、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、“欲速则不达”、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”等等,均朗朗上口,深入人心。此书修辞手段丰富,语言表达讲究对仗排比,重视韵律,人物刻画自然真实,也是文学史的重要研究资料。〈论语>中还保存了不少重要的史实,也是研究春秋时代历史的重要资料。 四《论语》的古今注本 汉代以来,〈论语〉有很多注本,今多不传。残存的以郑玄注最多,约有十之六七流传至今,上面已经提到。其他汉代古注则全赖魏何晏等撰《论语集解》得以窥见一二。何晏《论语集解》“自序”说:“今集诸家之善说,记其姓名;有不安者,颇为改易,曰《论语集解》。”此书十卷,是汉以来《论语》注释成果的集大成著作,所集诸家之说,包括汉代的包咸、周氏、孔安国、马融、郑玄,魏时的王肃、周生烈、陈群等。因其去古最近,注文简明,价值颇高,后人多在其基础上作疏。 南朝梁代皇侃<论语义疏〉十卷,即就何晏《论语集解》作疏,既疏解正文,又疏解注文。此书吸收了晋江熙〈集解论语》中的十三家旧说及其他通儒解释,引 用时皆标姓名。内容丰富,引据详博,文字方面又与 后来通行的邢疏本存在较大差异,因此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和版本价值。此注本南宋时亡佚,但在曰本流传不废。清乾隆间传归,并收入《四库全书〉;又有<知不足斋丛书〉本和武英殿刻本。 宋邢禺等〈论语注疏〉,又称〈论语正义〉,原十卷,后人析为二十卷。此书约略皇疏而成,又傅以义理。但书中援引旧说多不具姓名,有失注疏之体。传世本中以清代阮元南昌府学刻本为隹,并附有校勘记。 宋朱裹《论仑语集注》十卷,兼取《论语集解》古注,又釆集宋以来数十家解说,引用时各标姓氏名字。注释内容兼有训诂考证与分析义理,注文则简明扼要。有宋理宗淳祐十二年(1252)合刻〈四书集注〉本传世。元明时期科举取士皆以朱熹〈论语集注〉为据,形成朱注独尊的局面。清代考据学兴起,开始批评宋学,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。 清刘宝楠、刘恭冕父子的《论语正义〉二十四卷,是清代同治以前研究整理《论语》的集大成之作。此书训诂、考据、校勘、义理兼重,尤以训诂、考据见长。正文全依邢疏本,异文考订列入疏文。先疏解正文,次及注义;遇诸说于义均通者,则兼存以备考。引据不限注〈论语>者之说,他书书证亦颇丰當。有同治五年刻本《续皇清经解》本。 近人程树德撰《论语集释》四十卷。此书引书六百八十种,包括自古至清以及刘宝楠〈论语正义〉以后的清人、近人著作。分考异、音读、考证、集解、唐以前古注、集注、别解、余论、发明、按语等十项,集中了大量校释、考证和义理分析的成果。有中华书局排印的(新编诸子集成>本。 以上所举都是传统注本,初学者读之可能有些艰深困难。下面再介绍几种新式注本。 杨伯峻〈论语译注》。此书首先对文句作了今译,注释中则对字音词义、语法规律、修辞方式、历史知识、地理沿革、名物制度、风俗习惯等作了简要说明。书后附有《论语词典》,对书中所用字词的频次作了统计,含义加以概括,并简要条列例证。有中华书局1958年版,1980年第二版。 钱穆《论语新解》。此书分前十篇、后十篇为上、下编。内容包括解释和白话试译两部分,解释以注释、讲解为主,间亦介绍异说,时有判断。此外还留意对章旨的分析。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。 孙钦善<论语注译》。此书亦包括注释、今译。注 释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《论语》内部材料互证,对全面理解孔子思想起到很好的作用。在今译方面,力求在直译的基础上做到语句顺畅、典雅。收入《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),巴蜀书社1990年出版。 本书包括正文和注解两大部分。正文选用杨伯峻《论语译注》本,并参考其他版本校勘。文本有误的,在原文上径改,.不出校勘记,只在注释中加以说明。注解内容又分为题解、注释和译文三种。题解概述每篇的主体内容,因《论语》一书是集章成篇的体例,各章间的关联性较小,故题解首先介绍分章情况, 再逐章解说大义,如该.篇内容有较为集中的主旨也给予说明。注释以解释名词术语为主,兼及历史背景、名物制度、礼制习俗等的介绍,希望以此帮助读者理 解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。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,兼用意译。个别章在翻译时,为了行文的顺畅径直补入了 一些内容,而不用括号分隔标示;所补内容突兀的,则在注释中加以说明。 《论语>一书共二十篇。各篇的命名并没有特别的用意,只是选用该篇开始的两三个字作为一篇的题目,这种类型的篇题在先秦时代的典籍中比较常见。(论语〉全书二十篇中以“子曰”起首的有七,因此这些篇的篇名就选用“子曰”之后的两三字,以便相互区别。 “学而”篇可分为十六章。包括孔子语录9章,有子3章,曾子2章,子夏、子贡各1章。内容涉及学习、为人和修养道德等方面,也有一些论政的语录。包括“学而时习”的学习方法,孝悌为本的仁基础,不断反省的进德手段,节用爱人、使民以时的治国手段,先道德后文化的学习进程,“无友不如己者”的交友原则,过则能改的君子气度,“慎重追远”的行孝规定,“温良恭俭让”的行己作风,安贫乐道、敏行慎言的君子之德,推己及彼、举一反三的治学能力等。 读此篇即可初步了解孔子作为教育家、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多重身份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• 论语,刘丰硕,心相学,群圣文化
    《论语》学而篇
    文学经典
    1.1子曰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”子乎? 注释: ① 子:古代对男子的尊称。《论语》一书中“子曰”都是孔子所讲的话。 ② 说:同“悦”,高兴、愉快的意思。 ③ 愠(yun):怨恨。 译文: 孔子说:“学了,然后按时实习,不也是很高兴的吗?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相会,不也是很快乐的吗?别人不了解自己,自己并不生气,不也是君子吗?” 1.2有子曰: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!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⑤!” 注释: ① 有子:孔子弟子。姓有,名若。《论语》中记载孔子弟子时 一般称字,只对曾参和有若全部尊称为子,据此有很多人 认为《论语》一书是曾参和有若的弟子记录而成的。 ② 弟(ti):同“悌”,遵从兄长。 ③ 鲜(xifin):少。 ④ 务:致力于。 ⑤ 与:同“欤(yu)”,疑问语气词。 有子说:“为人孝敬父母、尊敬兄长的,却喜欢冒犯上级,这种人很少。不喜欢冒犯上级,却喜欢造反作乱,这种人从来也没有过。君子致力于根本性工作,根本确立了,正道就随之产生。孝敬父母、尊敬兄长这些内容,大概就是施行‘仁’道的基础吧。” 1.3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 注释: ① 令色;好的脸色•这里假装和善。 孔子说:花言巧语、面貌伪善的人,仁德是很少的。” 1.4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 注释: 曾子.:孔子弟子•姓曾,名参,字子興 三省(xing):多次反省。古代汉语中动作性动词前加数字修饰成分的,—般表示动作的频率。而“三、九”等数字,一般表示次数多,不必落实为具体次数。此章下文恰好是三件事,只是一种巧合。 传(chuan>:老师的传授。1 译文: 曾子说:“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: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呢?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相待呢?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?” 1.5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®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 注释: ① 道(dao):“导”的古体字,治理。千乘(sheng):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称为一乘。春秋战国时代,国力的强盛以该国所拥有的兵车的数量来计算。孔子生活之世,“千乘之国”已算不上是诸侯大国了,所以《论语》中有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”(见11.26章)的话。 ② 以时:按时,这里指不违背农时。 译文: 孔子说:“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,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,言而有信,节约用度,关爱百姓,不在农忙时节役使百姓。” 1.6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 译文: 孔子说:“年轻人,在家就要孝顒父母,出门在外就要,尊敬兄长,行为谨慎,言语有信,博爱众人,亲近仁者。这些都做到之后还有余力的话,就去学习文化, 1.7子夏曰:贤贤易色,事父母,能竭其力,事君,能致其身®,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;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 注释: ① 子夏.•孔子弟子。姓卜,名商,字子夏。孔子弟子中有所谓“四科十哲”之说,子夏长于“文学”(见11.3章)。 ② 贤贤易色:看重德行,轻视表面的姿态。易,轻视。 ③ 致:给予,献出。 译文: 子夏说:“看重实际的德行,轻视表面的姿态,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,服务君主要奉献自身,与朋友交往要说话诚实有信。这样的人,虽然说没有学习过,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。” 1.8 子(zǐ)曰(yuē):“君(jūn)子(zǐ)不(bù)重(zhònɡ)则(zé)不(bù)威(wēi);学(xué)则(zé)不(bù)固(ɡù)①。主(zhǔ)忠(zhōnɡ)信(xìn)②,无(wú)友(yǒu)不(bù)如(rú)己(jǐ)者(zhě),过(ɡuò)则(zé)勿(wù)惮(dàn)改(ɡǎi)。 注释: ① 固:固执己见。 ② “主忠信”以下三句与前两句意思不相连貢,又见于9.25章,疑是错简重出于此。 译文: 孔子说,称得上君子的人,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,知道学习就不会自以为是、顽固不化。恪守忠诚信实的道德要求,不与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,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,” 1.9曾子曰:“慎终,追远,民德归厚矣!” 注释: ①终、远:曾子以继承和传播孔子有关孝道的思想闻名, 如《大戴礼记》中有“曾子本孝”“曾子立孝”“曾子大孝” “曾子事父母”等篇章记录有关生前敬事父母戚死后葬 祭礼仪等关于如何行孝的规定。所以,这里的“终” “远”分掷掛长辈丧亡之事和对于远祖的祭祀。 译文: 曾子说:“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亊,虔诚静穆地追祭历代的祖先,老百姓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了。” 1.10子禽问于子贡曰: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。求之与?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!” 注释y ①子禽:陈亢(k6n9),字;子禽从{子张》篇的记事来看味亢不是孔子的弟子,挺对孔子的争说总是持怀疑的 态度,參看16.13*19.25章,子贡:孔子弟子。姓蟻 * 木,名殤。在“四科十哲”中1“官语”(见11.3章), ② 夫子:古人对于做过大夫的男子的微称。孔子曾是魯国的司寇(掌管刑歎的官员),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,后来沿袭成对老师的称呼。在一定的场合下,又可以专指孔子。 ③ 俭:约束。 ④ 其诸:表示不肯定的推测语气。 译文: 子禽问子贡说:“夫子每到一个国家,一定能够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状况,是求教得来的呢?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?”子贡说:“先生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谨慎、谦让,是凭着这些德性得到的。先生求取的办法,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办法吧?” 1.11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 注释: . ① 其:指代儿子。 ...•' ② 没(m6):死去。 译文 •         孔子说:“父亲在世时被候,要观察儿子的志向。父亲去世之后,要现察儿子的实际行动。如果能够多年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,就可以说是尽孝了, 1.12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 注释: ① 用:施行。 . ② 斯:此,这。 译文: 有子说t“礼的施行,以和谐为美。前代君王的治道, 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,大亊小亊都遵循这个道理。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,只是知道和谐为贵的道理而一味追求和谐,不懂得用礼来节制的道理的话,也是行不通的。” 1.13有宇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 注释: ① 复:因循,实残。 ② 因:依靠、凭借 ③ 宗:尊重,推崇而效法。 译文: 有子说:许下的诺言如果合乎义的话,这样的诺言就是可以遵循实践的,恭敬的样子如果合乎礼的话,就能够避开耻辱。依靠的人中不缺少关系深的,也就可靠 了: 1.14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 注释:_ ① 就:靠近。正:匡正. 译文: 孔子说:“君子,吃饭不贪求满足,居住不贪求安逸, 做亊勤敏,说话谨慎,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,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。” 1.15子贡曰: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: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賜也,始可与言诗》已矣!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 注释: ① 治(chan):巴结,奉承# ② 如切如磋(cuō),如琢如磨《《诗经•卫风•淇奥》中的句子。 切、崔、琢、磨都是制作器物时反复修治的动作,这里用来比喻治学修身要精益求精。 译文: 子贡说:“贫穷却不谄鎇,富有却不骄纵,人能供到这些怎么样呢? ”孔子说:“可以了 •伹是不如贫穷却能怡然自乐,富贵却能谦逊好礼。” 子贡说:“《诗经》里说:‘像制造器物一样,切割、暛治、雕琢、打磨,大概就是说这类反复修治、精益求精的亊吧。”孔子说:“賜呀,可以和你讨论《诗经》了.告诉你 —件亊,就可以推知另一件事。” 16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 译文: 孔子说:“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,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。”
  • 论语,刘丰硕,心相学,群圣文化
    《论语》为政篇
    文学经典
    《为政》篇包括24章。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“为政以德”的思想、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、学习与思考的关系、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、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,以及对孝、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。 【原文】 2·1 子曰:“为政以德(1),譬如北辰(2),居其所(3)而众星共(4)之。” 【注释】 (1)为政以德:以,用的意思。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,即“德治”。 (2)北辰:北极星。 (3)所:处所,位置。 (4)共:同拱,环绕的意思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(周君)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,就会像北极星那样,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,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。” 【评析】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“为政以德”的思想,意思是说,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,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。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,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。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,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,而非严刑峻法。 【原文】 2·2 子曰:“诗三百(1),一言以蔽(2)之,曰:“思无邪(3)。” 【注释】 (1)诗三百:诗,指《诗经》一书,此书实有305篇,三百只是举其整数。 (2)蔽:概括的意思。 (3)思无邪:此为《诗经·鲁颂》上的一句,此处的“思”作思想解。无邪,一解为“纯正”,一解为“直”,后者较妥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《诗经》三百篇,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,就是‘思想纯正’。” 【评析】 孔子时代,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,《诗经》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,被用作教材。孔子对《诗经》有深入研究,所以他用“思无邪”来概括它。《论语》中解释《诗经》的话,都是按照“思无邪”这个原则而提出的。 【原文】 2·3 子曰:“道(1)之以政,齐(2)之以刑,民免(3)而无耻(4),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(5)。” 【注释】 (1)道:有两种解释:一为“引导”;二为“治理”。前者较为妥贴。 (2)齐:整齐、约束。 (3)免:避免、躲避。 (4)耻:羞耻之心。 (5)格:有两种解释:一为“至”;二为“正”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,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,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,却失去了廉耻之心;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,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,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,而且也就守规矩了。” 【评析】 在本章中,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。孔子认为,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,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,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,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,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。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。但也应指出:孔子的“为政以德”思想,重视道德是应该的,但却忽视了刑政、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。 【原文】 2·4 子曰:“吾十有(1)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(2),四十而不惑(3),五十而知天命(4),六十而耳顺(5)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(6)。” 【注释】 (1)有:同“又”。 (2)立:站得住的意思。 (3)不惑:掌握了知识,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。 (4)天命: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。 (5)耳顺:对此有多种解释。一般而言,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。 (6)从心所欲不逾矩:从,遵从的意思;逾,越过;矩,规矩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;三十岁能够自立;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;五十岁懂得了天命;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,不觉得不顺;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。” 【评析】 在本章里,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。这一过程,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,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。就思想境界来讲,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;五十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,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;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。在这个阶段中,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。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,有合理因素:第一,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不能一下子完成,不能搞突击,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,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第二,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,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,而不是勉强去做。这两点对任何人,都是适用的。 【原文】 2·5 孟懿子(1)问孝,子曰:“无违。(2)”樊迟(3)御(4),子告之曰:“孟孙(5)问孝于我, 我对曰无违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。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 【注释】 (1)孟懿子:鲁国的大夫,三家之一,姓仲孙,名何忌,“懿”是谥号。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。 (2)无违:不要违背。 (3)樊迟:姓樊名须,字子迟。孔子的弟子,比孔子小46岁。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。 (4)御:驾驭马车。 (5)孟孙:指孟懿子。 【译文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孝就是不要违背礼。”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,孔子告诉他:“孟孙问我什么是孝,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。”樊迟说:“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?”孔子说:“父母活着的时候,要按礼侍奉他们;父母去世后,要按礼埋葬他们、祭祀他们。” 【评析】 孔子极其重视孝,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,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,都应如此。但这里着重讲的是,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,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。可见,孝不是空泛的、随意的,必须受礼的规定,依礼而行就是孝。 【原文】 2·6 孟武伯(1)问孝,子曰:“父母唯其疾之忧(2)。” 【注释】 (1)孟武伯:孟懿子的儿子,名彘。武是他的谥号。 (2)父母唯其疾之忧:其,代词,指父母。疾,病。 【译文】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。孔子说:“对父母,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。(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。)” 【评析】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。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,历来有三种解释:1.父母爱自己的子女,无所不至,唯恐其有疾病,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,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,这就是孝。2.做子女的,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,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,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。3.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,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。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。 【原文】 2·7 子游(1)问孝,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(2),不敬,何以别乎?” 【注释】 (1)子游:姓言名偃,字子游,吴人,比孔子小45岁。 (2)养:音yàng。 【译文】 子游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如今所谓的孝,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。然而,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。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,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?” 【评析】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。对于“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”一句,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。一是说狗守门、马拉车驮物,也能侍奉人;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。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,困为此说比较妥贴。 【原文】 2·8 子夏问孝,子曰:“色难(1)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(2);有酒食,先生(3)馔(4),曾是以为孝乎?” 【注释】 (1)色难:色,脸色。难,不容易的意思。 (2)服劳:服,从事、担负。服劳即服侍。 (3)先生:先生指长者或父母;前面说的弟子,指晚辈、儿女等。 (4)馔:音zhuàn,意为饮食、吃喝。 【译文】 子夏问什么是孝,孔子说:“(当子女的要尽到孝),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,仅仅是有了事情,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,有了酒饭,让父母吃,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?” 【评析】 本篇的第5、6、7、8章,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。孔子所提倡的孝,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,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,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。一个共同的思想,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,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。 【原文】 2·9 子曰:“吾与回(1)言,终日不违(2)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(3)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。” 【注释】 (1)回:姓颜名回,字子渊,生于公元前521年,比孔子小30岁,鲁国人,孔子的得意门生。 (2)不违: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。 (3)退而省其私: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我整天给颜回讲学,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,像个蠢人。等他退下之后,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,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,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。” 【评析】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。他不满意那种“终日不违”,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,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,要开动脑筋,思考问题,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。所以,他认为不思考问题,不提不同意见的人,是蠢人。 【原文】 2·10 子曰:“视其所以(1),观其所由(2),察其所安(3),人焉廋(4)哉?人焉廋哉?” 【注释】 (1)所以:所做的事情。 (2)所由:所走过的道路。 (3)所安:所安的心境。 (4)廋:音sōu,隐藏、藏匿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(要了解一个人),应看他言行的动机,观察他所走的道路,考察他安心干什么,这样,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?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?” 【评析】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。孔子认为,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,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,从他的言论、行动到他的内心,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,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。 【原文】 2·11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(1),可以为师矣。” 【注释】 (1)温故而知新:故,已经过去的。新,刚刚学到的知识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在温习旧知识时,能有新体会、新发现、就可以当老师了。” 【评析】 “温故而知新”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,他认为,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,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。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,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。人们的新知识、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因此,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。 【原文】 2·12 子曰:“君子不器(1)。” 【注释】 (1)器:器具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君子不像器具那样,(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)。” 【评析】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,非凡夫俗子,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。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;对外能够应对四方,不辱君命。所以,孔子说,君子应当博学多识,具有多方面才干,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,因此,他可以通观全局、领导全局,成为合格的领导者。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。 【原文】 2·13 子贡问君子。子曰: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。” 【译文】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。孔子说:“对于你要说的话,先实行了,再说出来,(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)。” 【评析】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、有博学多识的君子,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。孔子认为,作为君子,不能只说不做,而应先做后说。只有先做后说,才可以取信于人。 【原文】 2·14 子曰:“君子周(1)而不比(2)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 【注释】 (1)周:合群。 (2)比:音bì,勾结。 (3)小人: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,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。 【评析】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,就是小人结党营私,与人相勾结,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;而君子则不同,他胸怀广阔,与众人和谐相处,从不与人相勾结,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。 【原文】 2·15 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(1),思而不学则殆(2)。” 【注释】 (1)罔:迷惑、糊涂。 (2)殆;疑惑、危险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只读书学习,而不思考问题,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;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,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。“ 【评析】 孔子认为,在学习的过程中,学和思不能偏废。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,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。主张学与思相结合。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,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、有学识的人。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。 【原文】 2·16 子曰:“攻(1)乎异端(2),斯(3)害也已(4)。” 【注释】 (1)攻:攻击。有人将“攻”解释为“治”。不妥。 (2)异端:不正确的言论。另外、不同的一端。 (3)斯:代词,这。 (4)也已:这里用作语气词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,祸害就可以消除了。” 【原文】 2·17 子曰:“由(1),诲女(2),知之乎?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 【注释】 (1)由:姓仲名由,字子路。生于公元前542年,孔子的学生,长期追随孔子。 (2)女:同汝,你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由,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,你明白了吗?知道的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就是智慧啊!” 【评析】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,人们应当虚心学习、刻苦学习,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。但人的知识再丰富,总有不懂的问题。那么,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。只有这样,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。 【原文】 2·18 子张(1)学干禄(2),子曰:“多闻阙(3)疑(4),慎言其余,则寡尤(5);多见阙殆,慎行其余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 【注释】 (1)子张:姓颛孙名师,字子张,生于公元前503年,比孔子小48岁,孔子的学生。 (2)干禄:干,求的意思。禄,即古代官吏的俸禄。干禄就是求取官职。 (3)阙:缺。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。 (4)疑:怀疑。 (5)寡尤:寡,少的意思。尤,过错。 【译文】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。孔子说:“要多听,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,其余有把握的,也要谨慎地说出来,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;要多看,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,其余有握的,也要谨慎地去做,就能减少后悔。说话少过失,做事少后悔,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。” 【评析】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,在《论语》中还有“学而优则仕”的观念。他认为,身居官位者,应当谨言慎行,说有把握的话,做有把握的事,这样可以减少失误,减少后悔,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。当然这里所说的,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,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,是对上一章“知之为知之”的进一步解说。 【原文】 2·19 哀公(1)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(2):“举直错诸枉(3),则 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 (1)哀公:姓姬名蒋,哀是其谥号,鲁国国君,公元前494 ̄前468年在位。 (2)对曰:《论语》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“对曰”,以表示尊敬。 (3)举直错诸枉:举,选拔的意思。直,正直公平。错,同措,放置。枉,不正直。 【译文】 鲁哀公问:“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?”孔子回答说:“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,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,老百姓就会服从了;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,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,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。” 【评析】 亲君子,远小人,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。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。荐举贤才、选贤用能,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,唯亲是举,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,也不会被选用。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。“任人唯贤”的思想,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。 【原文】 2·20 季康子(1)问:“使民敬、忠以(2)劝(3),如之何?”子曰:“临(4)之以庄,则敬;孝慈(5),则忠;举善而教不能,则劝。” 【注释】 (1)季康子:姓季孙名肥,康是他的谥号,鲁哀公时任正卿,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。 (2)以:连接词,与“而”同。 (3)劝:勉励。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。 (4)临:对待。 (5)孝慈: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;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。此处采用后者。 【译文】 季康子问道:“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、尽忠而努力干活,该怎样去做呢?”孔子说: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,他们就会尊敬你;你对父母孝顺、对子弟慈祥,百姓就会尽忠于你;你选用善良的人,又教育能力差的人,百姓就会互相勉励,加倍努力了。” 【评析】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。孔子主张“礼治”、“德治”,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,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。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、孝顺慈祥,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、尽忠又努力干活。 【原文】 2·21 或(1)谓孔子曰:“子奚(2)不为政?”子曰:“《书》(3)云:‘孝乎惟 孝,友于兄弟。’施于有政(4),是亦为政,奚其为为政?” 【注释】 (1)或:有人。不定代词。 (2)奚:疑问词,相当于“为什么”。 (3)《书》:指《尚书》。 (4)施于有政:施:一作施行讲;一作延及讲。 【译文】 有人对孔子说:“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?”孔子回答说:“《尚书》上说,‘孝就是孝敬父母,友爱兄弟。’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,也就是从事政治,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?” 【评析】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。其一,国家政治以孝为本,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。说明了孔子的“德治”思想主张。其二孔子从事教育,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,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,间接参与国家政治,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,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。 【原文】 2·22 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(1),小车无軏(2),其何以行之哉?” 【注释】 (1)輗:音ní,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。大车指的是牛车。 (2)軏:音yuè,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。没有輗和軏,车就不能走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一个人不讲信用,是根本不可以的。就好像大车没有輗、小车没有軏一样,它靠什么行走呢?” 【评析】 信,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。孔子认为,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。在《论语》书中,信的含义有两种:一是信任,即取得别人的信任,二是对人讲信用。在后面的《子张》、《阳货》、《子路》等篇中,都提到信的道德。 【原文】 2·23 子张问:“十世(1)可知也?”子曰:殷因(2)于夏礼,所损益(3)可知也;周因于殷礼,所损益可知也。其或继周者,虽百世,可知也。” 【注释】 (1)世:古时称30年为一世。也有的把“世”解释为朝代。 (2)因:因袭:沿用、继承。 (3)损益:减少和增加,即优化、变动之义。 【译文】 子张问孔子:“今后十世(的礼仪制度)可以预先知道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,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;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,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。将来有继承周朝的,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,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。” 【评析】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:损益。它的含义是增减、兴革。即对前代典章制度、礼仪规范等有继承、没袭,也有改革、变通。这表明,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,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,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。当然,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,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。 【原文】 2·24 子曰:“非其鬼(1)而祭之;谄(2)也。见义(3)不为,无勇也。” 【注释】 (1)鬼:有两种解释:一是指鬼神,二是指死去的祖先。这里泛指鬼神。 (2)谄:音chǎn ,谄媚、阿谀。 (3)义: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。 【译文】 孔子说:“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,你却去祭它,这就是谄媚。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,却袖手旁观,就是怯懦。” 【评析】 在本章中,孔子又提出“义”和“勇”的概念,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。《论语集解》注:义,所宜为。符合于仁、礼要求的,就是义。“勇”,就是果敢,勇敢。孔子把“勇”作为实行“仁”的条件之一,“勇”,必须符合“仁、义、礼、智”,才算是勇,否则就是“乱”。
1 4条记录